软肋 (第2/2页)
饼干时,连吃了三块呢。” 其实她故意少说了。上周带克莱恩去见温叔叔时,茶几上那盘饼干几乎被他一个人扫荡一空。温夫人当时还笑着又包了一纸袋,硬塞给他们带回去。 军官们又哄笑起来,有个胆子大的装甲上尉乘机打着趣:“难怪最近训练时,我们向来身先士卒的上校跑得都比原来慢了!” 要是往常,这个“钢铁死神”早就用眼神把对方钉墙上了,可此刻克莱恩只是用指腹划过女孩掌心:“不过现在...我只吃她做的饼干了。” 整个巴黎最不拘言笑的上校居然还会讲起笑话了,虽然这笑话和他的人一样,着实是有点冷。 而这边几位有家室的不约而同摸了摸鼻子,谁还没个被爱人厨艺支配的恐惧呢?有人正想起夫人上次寄来的姜饼硬得能当防弹版,而有人却在思忖,听说东方的女人都很会料理美食… 而克莱恩只是看着女孩的侧脸,他现在觉得偶尔暴露下软肋也不错,就像在战场上故意露出破绽,等敌人扑上来才发现其实是炮管——等等,这个比喻好像有点不对? 他的小姑娘既不是武器也不是战术,她只是...她本身。 一场可能的尴尬就这样被化解了,现在倒是最先提问的那个中校开始着急找着补。 “啊…对不起,其实,我岳父就曾在上海工作,我妻子就出生在那。” 这个蓄着络腮胡的中校有个别称叫做“装甲迈耶”,他是武装党卫军帝国师装甲团的营长,和克莱恩一样,也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坦克战斗群。 这位鲁尔区工业家的儿子作战方式同长相一样粗犷、冷酷又激进,在近期的西线作战里,还为了泄愤,违反日内瓦公约屠杀了一群美军战俘。 虽然克莱恩对被戏称为“疯子”的同僚有失职业军人风度的做法并不算认同,但他不得不承认迈耶也是党卫军里最出色的装甲指挥官之一。是以1942年罗斯托夫的冰天雪地里,他公然违抗希姆莱的命令,绕路将他从苏军包围圈中硬生生拖了出来。 即使是个大老粗,迈耶好歹也知道中日这两个远东大国如今是什么水火不容的关系,他的确有些尴尬,毕竟,克莱恩也算是他的救命恩人。 于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讲大话,他还特意把正和另一群先生女士交谈着的新婚妻子拉了过来介绍和女孩认识。 玛格达的父亲曾是德国西门子驻上海的总代表,管理着当时公共租界的公用电力与电机的供应,她在上海长到了四岁才跟着父母回到故乡。 虽然上海在她记忆里只剩下外滩的大钟和梧桐树旁的大房子,但父亲的经历还是让全家在回国后仍热衷于一切东方元素的用品和收藏,例如瓷器、扇子和茶。 才聊了几句话。这位开朗活泼的富家女就要拉着俞琬去参观里兹酒店一个只向贵客开放的中国主题沙龙厅。“抱歉上校,我能借一下您的女友吗?” *民国时期上海外白渡桥旁边有座德国福音堂,专门给德侨做礼拜,当时算是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后来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