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澜_第七乌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乌镇 (第1/3页)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七乌镇



    十一月的江南,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乌镇,这座千年水乡,桨橹轻摇,漾开圈圈涟漪。然而,弥漫在青板石桥之间的,已不止是往昔的静谧与诗意。

    一股属于数字时代的潮流强势注入,搅动着古老的宁静。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让这座水墨画般的小镇瞬间成为全球科技风暴眼。

    江贤宇无疑是这次大会最耀眼的新星之一。

    什州科技的智能交互平台,在开幕式上一经亮相,便引爆了全场。它并非简单的语音助手迭代,其核心在于创新的神经符号混合架构,能将深度学习与逻辑推理结合,真正理解用户意图的上下文和隐含需求。更关键的是其场景预判能力,系统能根据环境传感器主动预判并提供服务,而非被动响应。这精准击中了当前智能家居生态的痛点:割裂的体验与迟钝的反应。

    演示环节,当智能交互助手“小十”流畅地预判并协调灯光、空调、安防系统,甚至在用户开口前就建议最优通勤路线时,台下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

    江贤宇站在聚光灯下,眉宇间意气风发,言语间充满自信,这几个月呕心沥血的冲刺,终于在此刻终于开花结果。

    然而,这闪耀光芒的背后,是近乎透支的行程。短短四天会期,必须出席四场重量级分论坛,每场都需要亲自登台,每一次演讲,都是对体力、脑力和意志力的极限挑战。

    豪华商务车在乌镇狭窄的街巷中平稳穿行,驶向下一个战场。车内,江贤宇闭目靠在真皮座椅上,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倦色。

    张招娣安静地坐在一旁,目光从平板电脑上的行程表移开。

    “还有十分钟到展馆,总助说展台那边人流量比上午预估的还多了三成。”   张招娣的声音很轻柔,音量在闭塞的车厢里恰到好处。她递过来一块撕开包装的能量棒。“另外,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的专访临时加塞,安排在下午三点半的间隙。”

    相比概念性的论坛,展台才是真刀真枪的主战场。面对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和手握重金的投资人,需要一遍遍地演示、讲解、答疑。整个团队忙起来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挤不出,更别提吃饭。张招娣那个塞满能量棒和电解质水的托特包,成了展台后方短暂喘息的“补给站”。

    江贤宇睁开眼,接过能量棒咬了一口,甜腻的味道勉强压下些疲惫。他看向身边,张招娣正低头快速划动着平板屏幕,屏幕上密密麻麻是下午需要重点对接的客户名单和他们的核心诉求摘要。她眉头微蹙,神情专注。

    感受到他的目光,张招娣抬起头:“下午场两点半正式开始,好消息是,隔壁酒店协调出一间小会议室,我们团队能在一点半挤进去吃顿简餐。”   她目光扫过他胸前,自然地倾身向前,纤细的手指灵巧地为他调整了一下领带结。动作轻柔而娴熟,带着一种超越职权的亲昵。“歪了。”

    他的心也跟着歪了。

    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抱着浑身颤抖的她,那短暂却紧密得超越界限的相拥,以及她全心靠在在他怀里的瞬间,似乎都成了高强度运转中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插曲。之后,两人心照不宣,谁也没有再提起。那点微妙的尴尬,被接踵而至的繁重工作和巨大的成功压力无声地冲淡掩埋。

    女孩身上带着柑橘与雪松尾调的淡香,混合着会场沾染的昂贵雪茄和香槟气息,幽幽地萦绕过来。她今天显然经过精心装扮:深灰色羊绒混纺套裙完美勾勒出她纤细却有力的腰身和流畅的肩背线条。乌黑的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光洁的低髻,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一段优美如天鹅般的颈项。淡扫蛾眉,薄施粉黛,

    “这几天连轴转,辛苦了。”江贤宇的声音低沉。

    辛苦是必然的。踩着高跟鞋奔波于各个场馆,脚踝早已酸痛不堪。连续几晚睡眠不足,全靠遮瑕和意志力支撑。

    “不辛苦,”她摇摇头,声音里带着兴奋,“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第一次……亲眼见证奇迹的发生。”她亲眼看着什州引爆全场,见证着那些象征着巨大商业价值的意向书如同雪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