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第2/2页)
是留了只耳朵去听动静。 宋家七房,唯有宋玟他们这一房才是主家,其他几房皆回到老家主宅照料事务,宋瑜正是如今四房一家的长子,年长宋玟宋珮两人三岁。 原本宋瑜是该接过父亲的职责,可他心性自由,实在不愿待在主宅里和方药渡过一生,说服族中长辈后独自一人千里迢迢仅仅赶考,年纪轻轻便一举中了进士,如今拜职集贤殿,以鉴语司揽云使的身份在大齐四处巡查中。 “鉴语司是个什么地方?”颜子衿听着不解,集贤殿她自然知晓,但她却从未在颜淮或者宋珮他们口中听说过鉴语司这个地方,更不用说揽云使这个职务。 “鉴语司乃当今圣上新设的部门,自殿下登基以来,便下令众臣着手整理修缮一部广记天下万物的典籍。于是集贤殿最初从部门选出上百人成立鉴语司,专管典籍收录整理一事,如今算来也有整整六年。”宋瑜见颜子衿问起,耐心温声回答,“但只呆坐在屋中对着那些不知何时撰写的古籍字字斟酌真假,不仅耗费心力,反而显得滞后,揽云使便是因此而生,奉陛下与鉴语司之命,踏足大齐江山各处,对古籍亦或众人口中所传事物,查漏补缺,以保大典的顺利完本。” “所有的,包括传言吗?”颜子衿也忘了自己何时将注意力移到宋瑜的说话上,不由自主地开口问道。 “自然。” “即使是他人口中的传言?” “传言也要分是何种,若是当地流传的故事轶话,自然当录入杂录中,就如同闵地当地人流传的兔娘娘,能众人皆知自然是有它的道理,也有将其记录下来的资格,不过若是能查出出处自然更好。” “这个故事我知道,”颜子衿听见宋瑜提到自己熟知的地方,立马来了兴致,“我曾经在《云霞游记》里见过,据说是当地保护迷路孩童的神明,因为兔首女身,于是被供奉为兔娘娘。” “姑娘原来看过《云霞游记》?”宋瑜一时间面露欣喜,冲颜子衿笑道,“此书乃家师所著,幼年得她所赠,也正因为如此我才立志参加科举加入鉴语司。” “原来公子师父竟是云霞客。” “如今她早已不叫此名,在寺中静居一年以后改唤慈音婢了。” “这位大师如今在何处?” “我寻了她两年还是无果,也不知她如今在何处。不过此书已经是家师以往所著,兔娘娘故事其实还有另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 颜子衿还想再问,可一时才发觉只有自己在这里孜孜不倦地开口,众人早已不做声,一时有些羞惭忙住了嘴。 “瞧你们聊得这么投机,反而不想打断了,”宋老夫人呵呵笑了几声,“但总不能一直饿着,等用了饭你们二人再聊也不迟。” 宋老夫人此话一出,颜子衿自然也觉得自己不应再问下去,刚才一时兴致逾了规矩,于是饭后也不多待便同颜淮告辞离去。 宋老夫人打着灯一直送她到门口,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她瞧着极为喜欢颜子衿,拉着她说了好一会儿话,还对宋珮玩笑说要是颜子衿是宋家的姑娘就好了。 颜子衿听着有几分不对,但还是礼貌应着话,她心中还惦记着几分之前宋瑜说的另一个关于兔娘娘的版本,只不过目前看来此事也只能成为一个遗憾了。 坐在车中闷想了一阵,颜子衿还是有些遗憾地叹了一口气,下意识回头一看颜淮正默默地盯着她,心里不由得一跳,下意识地防备起来。 “刚才在想什么呢?” “什么都没有,一些小事情而已。” “还在惦记那个故事?” “什么?” “兔娘娘的故事,你那会儿不是想问另一个版本吗?” “多言失礼,不知道便不知道了。”颜子衿说着又偏过头低声念叨着,“反正已经知道一个了。” “在闵地南部一些少部分地域也有兔娘娘的传说,只不过他们口里的兔娘娘并不是什么保护小孩神明,相反还是专门用来吓唬不听话小孩的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