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口蛇心(1v1)_变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变故 (第1/3页)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变故



    “京城徐家?”

    窗后的赵七眉头微蹙。

    这个家族他自然知晓,是近年来颇得摄政太傅李昂青睐的新晋权贵之一,风头正劲,与许多老牌门阀时有龃龉。

    他疑惑于她为何突然要讲徐家?

    村民们则大多茫然,他们的世界离那些京师的煊赫门庭太远,只是本能地觉得这又是一个关于“贵人”的故事,便都屏息凝神等着。

    宋羡仪目光扫过众人,将那一小袋粗粮和零散食物仔细收好,这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清越,却似乎比刚才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冷意。

    “这徐家,说起来并非百年世族,发迹不过二三十年。祖上原是越州一带的绸缎商,靠着精明算计和……几分运气,攒下偌大家业。到了这一代,徐家长子徐茂,更是了得,科举入仕,一路官运亨通,如今已是户部侍郎,深得李太傅倚重。”

    她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众所周知的事实。   但“李太傅”三个字,再次让赵七的心弦绷紧。

    “徐侍郎为人‘精明’,尤善理财。去岁江北水患,朝廷拨下八十万两白银赈灾,经他手一番调度,最终用到灾民身上的,不足三十万两。”

    她顿了顿,看着下方村民茫然又有些麻木的脸,轻轻补充了一句,“三十万两,若换成粮食,大概能让我们这样的村子,吃上十年。”

    “十年?!”人群中发出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个数字终于让他们有了些具象的概念,脸上露出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们为了一口吃的可以易子而食,而那些贵人,指缝里漏一点,就够他们活一辈子?

    “然,水患之后,江北瘟疫横行,死者十之三四,易子而食,惨不忍睹。”

    宋羡仪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冰冷的质感,“而徐侍郎,却因‘统筹得当,为国节省’之功,得了朝廷嘉奖,官升半级。”

    村民们沉默了,一种无声的愤怒和绝望在人群中弥漫。

    他们不懂朝堂倾轧,却懂得饿肚子的滋味,懂得眼睁睁看着亲人死去的痛苦。

    赵七在窗后握紧了拳。这类事情他并非不知,甚至比这更肮脏的他也隐约听过,但从未像此刻这般,被如此直白、如此残酷地摊开在这些挣扎求存的百姓面前。

    他感到一种窒息般的耻辱和愤怒,为自己曾经所属的那个阶层。

    “这徐家,自然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宋羡仪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微妙,“徐家次子徐荣,倚仗兄长权势,在京城横行无忌,欺男霸女,人称‘小阎王’。去岁秋,他纵马踏毁西城菜市,伤十余人,致死一老妪。苦主告到京兆尹,却反被诬陷讹诈,打了板子,投入大牢,不出三日,便瘐毙狱中。”

    她的语速不快,每一个字却都像冰锥,砸在听者的心上。

    “又有徐家三女,貌美,一心欲攀附更高门第。与永宁侯世子议亲不成,竟设计陷害侯府千金,使其名誉扫地,被迫出家,一桩桩,一件件,徐家之势,可见一斑。”

    她说到这里,再次停顿,目光又一次似无意地掠过那几个眼神闪烁的村民,包括那横rou汉子。

    那几人脸色似乎更不自然了。

    “然而,”宋羡仪的声音忽然拔高了一丝,带着一种奇异的、近乎预言般的腔调,“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世间之事,盛极必衰。徐家仗势欺人,恶行累累,岂能长久?须知这煌煌青天之下,自有公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她的声音并不激昂,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让所有听者心头都是一震。

    “诸位且看吧,”她微微扬起下巴,目光投向虚空,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未来,“多行不义者,终有高楼倾塌、树倒猢狲散的一日。届时,那些吸食民脂民膏、视人命如草芥者,必将血债血偿!”

    最后四个字,她说得极轻,却带着一种森然的寒意,让这闷热的傍晚凭空生出一股冷意。

    故事戛然而止。

    场中鸦雀无声。村民们似乎被这过于直白、甚至带着诅咒意味的“故事”惊呆了,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宋羡仪却已恢复了那副平淡的样子,仿佛刚才那个语带锋芒、隐现杀机的人只是幻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