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该 (第1/3页)
14 应该
你觉得我喜欢你吗? 这种问题也只有陈嘉措能问出来了。 连自己都无法确定的喜欢,就是不喜欢。 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偏偏陈嘉措解不出来,还要一本正经地来问周晃伤他的心。 陈嘉措总是会不经意地伤到别人。 平常给人讲题,她念完条件就出结论说所以A就是答案,见对方没反应,会皱起眉转笔,露出“这么简单的题居然都不懂吗”的表情。 周晃不想给她答案,于是给了句: “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吗?” 半自嘲半试探的话,进到陈嘉措耳朵里那些深藏的含义全都被过滤,她只听出了周晃的阴阳怪气。 陈嘉措也不恼,周晃要是讲话跟人一样漂亮那就不是周晃了。 口不对心说话总弯弯绕绕的周晃,和只能听出话中浅显含义的陈嘉措,当了十多年朋友。就连双方家长都诧异二人的友情能如此恒久,明明沟通很少在同个频道上,却总能阴差阳错地相处下去。 “就问问,怎么反应这么大。” 陈嘉措说着,转身往家门方向走去。 陈嘉措心里清楚地明白自己和周晃的关系已然超过正常朋友间的界限,但她不确定这份“越界”在外人眼中是否等同于“喜欢”。 她只是单纯地想跟周晃确认下,以为能得到是与不是的答案,没想到周晃会有这么大的情绪波动。 陈嘉措当然想不到。 不是每个人都能冷静对待喜欢这个词,有的人就是会一听到脑袋就成浆糊,做出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事来。没办法,听到了就会下意识想到那个人,难以保持理智。 周晃叹了口气,跟在她身后:“你觉得自己喜欢我吗?” 陈嘉措低头开门,随口道:“喜欢啊。” 电子门锁发出声响,周晃愣在原地。 “应该没人会跟不喜欢的人当这么久朋友吧。”陈嘉措推开门,扭头看见周晃复杂的神情,疑惑道:“怎么了?” “你说的,是朋友间的喜欢?”周晃垂下眼,声音沙哑。 “问问题的时候指的不是朋友间的喜欢。” 陈嘉措解释着,心想从朋友变恋人也挺麻烦的,聊个天还要做阅读理解。 周晃想问她为什么突然好奇这个,被另道声音打断。 “崽崽,放学了?” 陈惜文从屋内走出来,唤了声后对着电话讲:“你儿子在我家门口,待会让他把东西给你带过去。” 电话那头是周岱。 在mama们面前,有关喜欢的话题无法进行下去。 在其他人调侃陈嘉措和周晃是青梅竹马长大要结婚的时候,彼此的母亲却不这么想。她们甚至很少提这个词,只把两个小孩看成交好的朋友。 总是错频交流的人要是进入到被荷尔蒙支配的亲密关系里,会吃很多苦的。 陈嘉措和周晃能当朋友,但做不了恋人。 小时候周晃哭了,陈嘉措都以为他是被风迷了眼,安慰都不给一句。周晃又是嘴硬的人,有事全都闷在心里。 再浓厚的爱都经不住误解的啃噬,爱意消散后留下满地碎片,倒不如就这样当朋友。 解法有很多,陈惜文能列出十数种。 她是研究心理的,又是旁观者,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对她而言手拿把掐。 然而身陷其中的不是心理学家陈惜文。 是对情感迟钝的陈嘉措和没那么聪明的周晃。前者没有心动过,后者想不到这么深,仅停留在分手了就无法当回纯粹朋友的阶段。 周晃拎着陈惜文出差带回的特产回家,陈嘉措则放下书包蹲下身整理着摊在客厅地上的行李箱。 小时候陈嘉措经常跟着陈惜文到各个城市出差,她三四年级的时候陈惜文讲座特别多,今天还在C市,过两天又到了D市。她忙工作的时候,陈嘉措就在酒店跟爸爸玩数独游戏,又或者自己看书,等mama结束工作后再一家人出去玩。 周晃那时候很羡慕陈嘉措能跟家人一起出差。 周岱出差从不带他,倒不是嫌他麻烦,是她不敢跟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