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宗師授訣,天命始承 (第1/3页)
第二十章:宗師授訣,天命始承
赫連屠伏誅後,陳家在蘇清宴執掌下,不出數年便富甲天下,聲望日隆。 府中上下,從主子到僕役,皆已離不開這位深藏不露的總掌櫃。其間,柳如煙與王雨柔相繼誕下第二胎——王雨柔得一子,柳如煙更誕下一對龍鳳胎。 唯有蘇清宴與兩位女子心知肚明這三個孩子的身世真相,陳文軒則沉浸在再爲人父的喜悅中,對此一無所知。 光陰荏苒,王雨柔與陳文軒所生的兩個孩子年滿十歲,到了開蒙進學的年紀。在她的建議下,陳文軒決定讓長子陳彥鴻拜蘇清宴爲師,修習武藝。 鑑於數十年前義兄石巖之子石繼業的教訓,蘇清宴此次授藝極爲審慎。他未傳授核心武學“望月虛空拳”、“菩提金剛指”與“金鐘罩”,而是擇選了另一門絕技“斗轉星移”。 陳文軒與王雨柔問起爲何不傳望月虛空拳,蘇清宴神色凝重地解釋:此拳法尚未圓融,對修習者心性有侵蝕之險,連他自己演練時,都偶感心神似被拳意牽引,難以駕馭。 若傳予彥鴻,他能否掌控這力量,實難預料。 一旦心志被其引向歧途,後果不堪設想。他繼而說明,望月虛空拳正是從其師門絕學“斗轉星移”中化出,只因當年求成心切,創拳時留下了難以根除的隱患,如今自己也在竭力彌補這拳法的缺陷。 聞此兇險,陳文軒夫婦爲愛子計,徹底安心,讓彥鴻專心修習“斗轉星移”。 一日天朗氣清,蘇清宴將“斗轉星移”盡數演練,其精妙招式與借力打力的獨特法門,看得陳文軒一家目眩神迷,喝彩不已。 傳授過程中,蘇清宴見陳彥鴻雖天資非絕頂,但性子勤勉踏實,對自己言聽計從,且甚爲孝順。然石繼業的陰影猶在,蘇清宴心底仍存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戒備,只是不願因此傷了陳文軒夫婦之情。 歲月流逝,爲掩長生之祕,蘇清宴亦開始服用祕製藥劑,讓容貌隨衆人一同“衰老”。 就在陳家如日中天之時,陳啓明老爺子壽數將盡。一日午後,他喚來陳文軒、王雨柔、柳如煙及一衆兒孫於榻前,留下遺訓:“文軒,爲父去後,家中大事,務必與承聞商議。我陳家有今日之盛,全仗承聞。你需知恩圖報,萬不可負他。” 轉而緊握蘇清宴之手,氣息微弱卻鄭重:“承聞,陳家之恩,老夫唯有來世再報。這個家……就託付與你了。” 蘇清宴淚如雨下,跪地立誓:“老爺放心!蘇清宴在此立誓,必竭盡所能,護佑陳家世代昌盛!” 陳啓明用盡最後氣力,將兒子與蘇清宴的手緊緊交疊。 陳文軒痛哭失聲:“爹,孩兒記住了!必待承聞如親兄弟,萬事與他共商!” 語畢,陳老爺子安然閉目,與世長辭。蘇清宴悲呼:“老爺!” 全府上下,頓時陷入一片哀慟。蘇清宴對這位予他信任與地位的老人,懷有深切的感激與不捨。 陳老爺葬禮極盡哀榮,各地名流商賈紛至弔唁,嵩山少林寺方丈弘慧大師亦親率僧衆誦經超度。王雨柔不惜重金,請來大宋最負盛名的風水師,擇定吉壤。 出殯之日,無數曾受陳家恩惠的平民自發相送,場面肅穆浩大。 自此,陳文軒謹遵父命,對蘇清宴愈發倚重。蘇清宴亦不負所托,陳家大小事務,皆與陳文軒悉心商議。他不僅是陳府總掌櫃,更成了陳文軒不可或缺的軍師與兄弟。 某日,十歲的陳彥鴻問蘇清宴:“師父,徒兒練這斗轉星移,總覺有力使不出,可有捷徑?” 蘇清宴看着他稚嫩面龐,溫言道:“鴻兒,練武需一步一腳印,踏實前行,並無捷徑。爲師當年尚不及你聰穎,亦未尋巧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