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 (第2/2页)
看着都好的不少,可能真正配得上朕的明珠,让朕放心托付的,挑来拣去,倒也确实不算多。” “儿臣不急。” “你不急,朕却得替你cao心,也想有个人好好照顾你。” “所以,父皇是看好了王亦安王公子,对吗?” 皇帝挑眉一笑,意味深长地看着她:“朕是不是猜中你的心事了?你与王亦安自幼相识,小时候也常在一处玩儿,那会儿朕看着,便觉得你们二人性情投契。如今他也长大了,品貌风流,学问也不差。若能结为姻亲,也算一段佳话。” 说罢,他又仔细打量女儿的神情,原本以为她会羞赧、会低头不语,哪知那双眼却平静得出奇,没有半分波澜,甚至还有些冷淡。 “怎么?”皇帝心底无端一沉,忍不住问,“朕的公主,不喜欢王亦安?” 韫曦扭着手里的帕子静然说道:“小时候就认识,那也不算是青梅竹马,只是熟人罢了,反正我对他、我对他……我不想嫁他。” 皇帝目光微凝,语气仍旧温和,却隐隐带了探究的意味:“真得?可朕瞧着,年节往来,他总记得给你送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前年那只玉雕的白兔,今年的紫藤香囊,不都是他亲手挑的?朕还以为,你们早已情投意合。” “那些东西,多数都是二哥托我和王亦安要的,二哥觉得我和他熟悉一些,所以才拜托我,”韫曦垂着眼,轻轻摇头,一字一句解释着,“我玩了几日就都送到二哥那儿了,至于剩下的那些小玩意儿我要么束之高阁,要么打赏下人了。父皇若是不相信,可以去问二哥,或者去问孙嬷嬷。” 皇帝听罢伸手摸了摸女儿的乌黑发顶,女儿家情窦初开的时候若是对这个人都不感兴趣,那今后的感情也就更难积累了。 他原还以为,韫曦与王亦安年岁相近,又自幼相识,想起来之前他们在猎场几次相遇,远远瞧着,王亦安性子温和,举止有礼,对韫曦也算是爱护有加,说不定早已生出几分情意,若是能促成这段姻缘,静妃想必也会在天之灵也会欣慰。 可如今再看,莫不是都是自己的错觉? “哦?全是替老二忙活?那……咱们韫曦自己呢,满京城的青年才俊,就没一个能让你瞧着顺眼的?” 韫曦笑得温柔又有点俏皮:“儿臣久居深宫,哪里有机会认识什么意中人呢?”说完,她挽上父亲的手臂,眼神亮晶晶得:“父皇,让我再多陪您几年好不好?我现在真的不想嫁人……” 尤其是王亦安。 皇帝原本还想打趣着劝一劝女儿,可目光落在她的衣裙上时,心中不由有些悲恸, 那是静妃生前最喜欢的那种颜色。 一瞬间,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胸口钝钝的疼痛传来,好像又被人轻轻撕了个口子。 如今人已不在多年,再看着眼前的女儿,眉眼与她如此相似,连神态都像。 皇帝喉间一哽,那句原本准备好的“父皇为你好”还是咽了回去。 “那你要在宫里待到什么时候?”他笑着装作打趣,语气仍带着几分慈爱,“待成老姑娘?让天下人笑话朕养着个嫁不出的帝女吗?” 韫曦被逗得脸颊一红:“父皇,您同二哥的身子都不爽利,今年太子哥哥又要监国理政,千头万绪,哪里忙得过来?女儿想着……不如让女儿替您去一趟玉华峰,为您,为二哥,也为我们大魏的江山社稷,祈福祝祷,可好?” 往年,皇帝都会亲自前往玉华峰祭祀祈福,那里香火最盛,山色最秀,常年云雾缭绕。只是路途遥远,从京城去的话得十余日。自去年病势渐重,皇帝已难支撑长途奔波。 太子倒是主动请缨过,可他如今是国之储贰,监国理政,身处权力中心,一旦离京,难保不会有人趁机兴风作浪,在背后搞些小动作。 再者,玉华峰远在江右,路途遥远,皇帝本就子嗣不丰,太子若是在外有个什么闪失,他将来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二皇子晋王,又是个从小泡在药罐子里的,风吹不得,雨淋不得,比他这个老子还娇贵几分。 思来想去,竟真就只剩下韫曦。 “江右遥远,可不是京郊行宫,”皇帝虽然觉得公主抛投露面不妥,可是她既然有此想法也不能立刻拒绝,沉吟片刻,规劝着,“你一个女孩子,贵为公主,若是路上有个闪失,父皇该如何对得起你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