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收藏家(现代 1v1)_64. 唯一证据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4. 唯一证据集 (第2/2页)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考量英国与意大利。

    英国代表的是高度金融化、全球资本高度透明的艺术经济体,其风险本质是公开市场的资本博弈与价格投机;意大利则是一个以遗产保护为核心、流动性低的封闭生态,其风险源于官僚系统的低效与不透明。

    这两种生态所代表的核心矛盾与利筝的行动不匹配。

    而他在这段时间内交叉验证的公开信息显示——十几起备受关注的、涉及东亚文物的争议性交易——其关联拍卖行、中间人或博物馆,多以法国和瑞士为活动核心。

    这些信息与他的推断形成侧面印证,虽不足以确定利筝行动的具体目标,但已大致勾勒出她可能的行动半径。

    法国和瑞士,成为他视野中可能性最高的前两个选项。

    选择的天平,最终因一个细节倾斜:基于晚宴出席的人员。

    他回溯利筝当晚的动线:她与哪些人有超过礼节性的交谈,又在哪些人面前停留得格外久。

    这些人的身份或许多元,国籍或许各异,但周以翮捕捉到一种清晰的模式:

    那些能让利筝投入时间进行深度交流的对象,往往是拥有旧世界头衔,或掌管以法语命名的基金会、其主要成就与声誉紧密绑定在诸如夏约宫、塞努奇、吉美亚洲等巴黎地标性机构的人物。

    他不需要深谙行业规则,亦能读懂权力与影响力的地理分布。

    那些人物的社会地位,其辐射范围的圆心,都落在塞纳河畔。

    通往欧洲的大门或许有很多扇,但当晚最可能为她打开、且通向最核心战场的那一扇,其门牌号,指向了巴黎。

    巴黎作为历史性的欧洲人文艺术中心,不仅拥有最密集的博物馆、顶级画廊和拍卖行,更是历史上文化争议的法律与舆论焦点。

    这里是各方势力展示实力与博弈的天然舞台。

    更重要的是其机构枢纽地位——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位于里昂,协调法国国际警务的国家中央局设在巴黎。

    这意味着——无论是争议性藏品交易,还是非法贩运——其官方信息流与国际协调中枢,在程序上都难以绕开巴黎。

    这并非指所有行动都在此地发生,而是暗示,与这些事务相关的核心文件、协查请求与关键人物,有极大概率需要在此汇聚、中转或被处理。

    因此,巴黎必然是所有相关方——无论是寻求合法解决的官方与私人机构,还是游走于规则边缘的交易者——目光交汇、博弈最为激烈的情报与决策中心。

    这里信息庞杂,机会与陷阱并存。

    利筝若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这个交织着官方渠道与地下暗流的巴黎,无疑是她行动无法回避的交锋之地。

    而瑞士,则被他列为次级可能区域。

    这个与法国接壤的中立国,以其隐秘的私人银行与封闭的收藏仓库闻名,日内瓦更是其中交易枢纽。

    此刻,在他的推演中,瑞士更像一个“终点”——结局可能最终匿藏于此,却未必是利筝行动的主地区。

    它的概率,终究略低于线索交织、风暴汇聚的法国。

    他的判断不意味着确定,但这是一个基于有限信息得出的或然性结论。

    他不需要百分之百的精确,他只需要一个相对可靠的行动方向。

    他关闭了电脑界面。

    接下来的行动变得清晰而系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